2020年8月底,国家住建部、教育部等13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开展城市居住社区建设补短板行动的意见》,关于老旧小区改造设计的话题再次引起热议。我国老旧小区改造设计的重点在哪里?有哪些难点?难点又如何解决?
1、国家出台此次指导意见的原因,以及老旧小区改造的关键点是什么?
此次指导意见的覆盖范围重点还是我国大型城市。随着多年的发展,都市空间变得越来越饱和,并且老年人社区也在增长。城市发展正逐步从渐进式建设向存量转换转变。这是不可避免的趋势。这种转变将在确保大城市持续的经济活力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欧美等发达国家城市的发展过程几乎相同。事实证明,欧洲和美国当前的建筑设计市场大部分都是翻新项目,而非新建项目。
旧社区改造的重点是解决由于旧房缺少电梯而使居民上下楼难的问题,未来中国的老龄化趋势很明显,上下楼问题会变的更加严峻。其次,有许多与翻新旧社区有关的内容,例如,翻新社区环境,翻新房屋的外墙以及安装新的智能设施。
还有一些要点。国家认为,改善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商业服务设施,地方政府支持设施和居民区的公共活动场所应是弥补这一不足的主要依据。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老城区普遍出现公共设施不足的问题,不可能只限于老房子,而配套公共设施的改造升级也是重要的一点。
2、在老旧小区改造中,有哪些难点?
尽管同气候区城市的老旧小区都有一定的共性,但以前的设计经验表明,每个社区的情况实际上都大不相同。刚才提到的改造中重点的困难是电梯的安装。
在老房子的楼梯外面安装电梯在技术上并不困难,但是为什么它没有被广泛使用呢?在传统的电梯本身中也看到了这个问题。电梯管井直接建在楼梯单元门的对面,楼梯门的尺寸较大且阻碍了视线;底层居民通常对此表示反对;二,电梯门是它只能在旧楼梯的平台的其余部分上打开,您必须运行楼梯才能进入房屋,并且无法达到无障碍目标;三,因为许多住宅建筑非常靠近外部电梯很容易阻塞行车道并影响消防安全。拆除楼梯间窗下方的墙会损坏旧建筑物的结构。
另一个困难是室外环境的更新。从纯粹的质量改善来看,切换到花园式社区环境并不困难,但是许多居民需要更多的停车位,而在社区外停车是不切实际的。这也是一个普遍的矛盾。